|
游興慶宮作 / 作者:李隆基 |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
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
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
萬葉傳馀慶,千年志不移。
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
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
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
|
|
游興慶宮作解釋: 《游興慶宮作》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游覽興慶宮,代表皇室的青門在右側,離宮位于紫陌之旁。庭院寬廣,如同橫越藍天的太陽;水面寬廣,宛若穿越大江的船只。宮殿亮麗如連綿綻放的牡丹花朵,丹樓高聳接天,池塘猩紅如血色。歷代將帥的功績并未被遺忘,如今的帝王也如同荊花一樣茂盛。豐收的慶典延續萬葉,千年來沒有改變。我依靠在宮殿中的樓閣上,悠閑地眺望風景,乘著輕巧的馬車隨行。盡心去踐行先祖的崇高教誨,相輝照耀皇家的禮儀。時代的安康使俗世漸變,道德的衰微使政治難以實施。鼓吹heralding美妙的樂曲迎接飛馳的官車,琴弦聲伴隨羽卮的獻酒。我期望統治整個國土,孝順和兄弟情誼一同實踐。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李隆基游覽興慶宮時的景致和心境。他描述了青門、紫陌、庭院、水面、綺觀、朱樓、牡丹花、香柳、羽卮等景物,以及宮殿背后的歷史和皇家的榮耀。作者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宮殿瑰麗壯觀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歷代君王的敬仰和對皇家傳統的傳承。詩人在這個宮殿中,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智慧和威嚴,也感受到了自己作為皇帝的責任和使命。
詩意中還流露出一絲對時代變遷和政治困境的憂慮。詩人提到了時康和鄧稼先的康樂時期,以及如今的社會風俗變化、道德衰微和政治難題。這部分內容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和對自身治國能力的質疑,同時也提出了對于道德重建與整頓政治狀況的呼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宮殿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皇家歷史和傳統的熱愛,以及對時代變遷和治國理政的思考。它既展示了宮殿的瑰麗景色,又蘊含了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和對政治狀況的關切。這是一首具有政治意味和時代思考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