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 / 作者:李隆基 |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
樓下風光晚,城隅宴賞歸。
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
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
別賞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
|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解釋: 中文譯文: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
樓下風光晚,城隅宴賞歸。
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
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
別賞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宴會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夏天的美景和歡樂氛圍,同時也表達了對政治家和舞者的贊美。詩中傳達了事物相互呼應的和諧氛圍,人與事物之間沒有沖突。同時,詩詞還傳達了樂與禮之間的微妙關系,暗示了宴會帶來的愉悅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夏日景色和宴會氛圍為主線,通過對風景、宴會和人們心情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歡樂、和諧與美好事物的追求。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平衡的表達,傳達了一種愉悅和寧靜的感覺。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唐代社會的繁榮景象和宴會文化的熱鬧場面。
詩中運用了夏天的景色元素、樂與禮的相互關系,以及天喜與人和的呼應,凸顯了大唐盛世的氣象。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夏日宴會的繁華場面,以及人們享受宴會帶來的歡樂和愉悅的心情。整首詩描繪出一幅歡樂、繁榮的宴會畫面,展示了唐代社會的鮮活與歡樂。
總之,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日宴會的繁華景象,通過對景色、宴會和人們心情的描繪,同時融入樂與禮的思考,傳達了詩人對和諧與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現了唐代社會的歡樂與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