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崔監丞春游鄭仆射東園 / 作者:張蠙 |
春興隨花盡,東園自養閑。
不離三畝地,似入萬重山。
白鳥穿蘿去,清泉抵石還。
豈同秦代客,無位隱商山。
|
|
和崔監丞春游鄭仆射東園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春興隨著花朵的消逝一去不復返,
東園里自生自養的閑適。
不離開三畝的土地,
感覺就像進入了萬重山巒之中。
白鳥穿越蔓藤而去,
清泉撞擊石頭再回來。
豈能與古代的秦代客人相比,
無法在商山隱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崔監丞一同春游的情景。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出春天的歡愉和寧靜,以及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
詩人以花朵凋謝來象征春興的消逝,其中蘊含著人間百態的感慨。而東園的描述則表達了一個清凈寧靜的環境,可以自給自足地生活。詩中的三畝地是指山間平緩的土地,作者在這里感受到了似入萬重山巒的錯覺。通過描繪清泉與石頭碰撞的情景,詩人表現出了山泉的清冽與生命的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向往山居生活,但才情卻無法與古代隱士相提并論。詩中的隱商山指的是商山,是古代道教的圣地,也是隱士避世的地方。這里表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但又以自己的才情不及古代隱士為自嘲。整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現了詩人的情感與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寧靜與與自然相融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