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蕭關 / 作者:張蠙 |
出得蕭關北,儒衣不稱身。
隴狐來試客,沙鶻下欺人。
曉戍殘烽火,晴原起獵塵。
邊戎莫相忌,非是霍家親。
|
|
過蕭關解釋: 《過蕭關》是唐代詩人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過蕭關北,儒衣不合身。
隴狐來考驗客人,沙鶻下作弄人。
清晨殘留的戍樓火光,晴朗的原野卷起獵塵。
邊疆士兵不要相互嫉妒,不是我們霍家的親人。
詩意:
這首詩以蕭關為背景,描繪了經過邊關的場景和所感所想。詩人在穿越蕭關時穿著儒衣,但卻感到不合身,這可以理解為他對于經過這片邊疆地區的感受和體會。他遇到了隴狐,這個名字可以理解為尚未受到過凈化的人,試圖考驗他的品性。然后他遇到了沙鶻,這可以理解為他被戲耍和欺騙了。在清晨,他看到了戍樓上殘留的火光,這個景象暗示了邊界地區的緊張和危機。最后他呼吁邊疆士兵不要相互嫉妒,因為他們始終是同一陣營,不應該互相為敵。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邊疆地區的景象,反映了邊疆士兵的艱辛和邊境地區的危機。詩中的儒衣不稱身、隴狐和沙鶻的形象,都表達了詩人對于這個地區的陌生和不適應。詩人通過這些形象,間接地傳達了他對于邊疆士兵的關心和呼吁。最后幾句呼吁邊疆士兵不要相互嫉妒,強調了團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邊境地區。整首詩音韻優美,意境深遠,表達出詩人對于邊疆地區的思考和關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