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友人 / 作者:張蠙 |
戀道欲何如,東西遠索居。
長疑即見面,翻致久無書。
甸麥深藏雉,淮苔淺露魚。
相思不我會,明月幾盈虛。
|
|
寄友人解釋: 《寄友人》是張蠙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思暮想的那位友人,
如今在何方遠離?
一直以來我都期待著見面,
但是久久沒有消息。
在田里麥穗深藏著野雞,
在淮河邊苔蘚上淺露著魚。
誰能懂得我這相思之苦,
明月幾次陰晴不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友情之情和思念之苦。詩人寄出這首詩詞給他遙遠的友人,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心中苦苦盼望能與友人相見,但卻長時間沒有收到友人的消息,詩人內心的不安和擔憂在詩中得到了表達。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如田地中的麥穗和淮河邊的苔蘚和魚,營造出一種寂靜和孤寂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人提到明月的陰晴不定,象征著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思念的曲折變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內心的不安。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詩詞創造了一種靜謐和蕭條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情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詩中的描述細膩入微,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沉和真摯之情。整首詩詞以樸素、平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孤寂之意。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作為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色彩與韻味,讓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對友情的思考和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