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 / 作者:蘇軾 |
龍根為脯玉為漿,下界寒醅亦漫嘗。
一紙鵝經逸少醉,他年鵬賦謫仙狂。
金丹自足留衰鬢,苦淚何須點別腸。
吳越舊邦遺澤在,定應符竹付諸郎。
|
|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解釋: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龍根為脯玉為漿,下界寒醅亦漫嘗。
龍根指的是龍肉,脯指的是腌制的肉,這里用來形容非常美味的珍饈。玉為漿則表示美酒。詩中描述了品嘗美食美酒的情景,即使是下界凡人,也能盡情享受。
一紙鵝經逸少醉,他年鵬賦謫仙狂。
蘇軾自謙地說自己只因讀了一篇《鵝湖歸璧》的詩文,稍微飲了一點酒,就開始陶醉。他想象著將來能夠創作出像鵬鳥一樣豪邁的詩篇,超脫塵俗,達到仙人一般的境界。
金丹自足留衰鬢,苦淚何須點別腸。
金丹是道家修煉所追求的仙丹,指的是長生不老之物。蘇軾表示自己已經足夠滿足,不再追求身體的長久,而是憂心于國家的興衰。他認為流淚無益,不值得悲傷。
吳越舊邦遺澤在,定應符竹付諸郎。
吳越指的是南宋時期的兩個重要地區,蘇軾認為這里留下了前人的遺澤,應該由后來的文人墨客繼承并發揚光大。符竹是一種用竹子做成的樂器,意味著蘇軾將自己的詩篇交給后來的文人來傳承。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和錢道士、越守穆父共飲的場景,表達了對美食美酒的享受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蘇軾以自嘲和豪邁的口吻表達了對仙境和長生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興衰和文化傳承的關切。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詩人氣質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