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壽星院明遠堂 / 作者:蘇軾 |
十年不向此憑欄,景象依然一望間。
龍蜃吐云天入水,樓臺倒影日銜山。
僧於僻寺難為隱,人在扁舟未是閑。
孤鶴似尋和靖宅,盤空飛去復飛還。
|
|
西湖壽星院明遠堂解釋:
《西湖壽星院明遠堂》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年沒有來這里倚欄桿,
景色依然一眼望得見。
龍蜃噴云天入水中,
樓臺倒影日戴山。
僧人在僻靜的寺廟里難以隱遁,
我在小舟上也并非閑散。
孤寂的鶴似乎在尋找和靖的住處,
盤旋在空中飛去又飛回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軾對西湖壽星院明遠堂的回憶和感慨。蘇軾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十年未來此處的思念之情,同時描述了寺廟和湖景的壯麗景色。他通過描繪龍蜃噴云、樓臺倒影等景象,展示了西湖的美麗和宏偉。詩中還表達了蘇軾對僧人和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暗示了對尋求內心寧靜與安定的渴望。
賞析:
蘇軾以細膩的筆觸和精湛的描寫能力,將西湖的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他通過詩中的景象,如龍蜃吐云和樓臺倒影,將西湖的壯麗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這些景象不僅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僧人和蘇軾自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僧人在僻靜的寺廟里難以隱遁,而蘇軾則身處小舟上,也并非自由自在。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狀況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孤寂的鶴則象征著作者對和靖居士的向往,寓意著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蘇軾對西湖景色的熱愛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透露了作者對自身生活狀態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