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閶門即事 / 作者:張繼 |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
|
閶門即事解釋: 《閶門即事》是張繼創作的一首唐詩,表達了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的景象,以及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的感受。
中文譯文:
耕夫召募逐樓船,
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
清明幾處有新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農田的景象,以及詩人通過登上閶門來窺視吳郡的城墻和郭墻,感受到清明時節新生煙火的氣息。
首節描寫了農民們收到了耕作的召集,離開了自己的田地去追逐樓船,暗示著他們對外界的向往呼喚,其中的“樓船”象征著遠方的大城市,農民們渴望到那里去尋求更好的生活。
第二節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綠油油的春草遍布在無垠的田地上,形成了一幅繁榮富饒的圖景。這里也可以看出詩人對農田生活和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
第三節詩人試圖通過登上吳門城墻來窺視吳郡的繁華景象。在古代,城門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重要交通要道,窺視城墻是了解城市動態的一種方式。這里的吳門指的是蘇州的北門。
最后一節描述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一個中國傳統節日,也是自然界萬物開始復蘇的時候。詩人感受到了這個時節在幾處的“新煙”,意味著新生命的涌動和活力。這里的“新煙”可能指的是新的行商、進貢的車隊等。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真實而鮮活的農田生活,并通過對外界的想象和瞻仰,對廣闊世界的渴望進行了抒發。同時,詩人通過春天的景象和清明時節的新煙,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這首詩既表現了農民對新生活的追求,也顯示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世界的關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