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相思 / 作者:張繼 |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
|
長相思解釋: 《長相思》是唐代張繼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因為遠離故鄉而感到思念之情。
長相思,朝代:唐代,作者:張繼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層樓寒食遲,春草年年綠。
玉樹瓊花開,雙子梅花樹。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愿將心事付瑤琴。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何時可化為烏有。
雁聲遠過鬢毛寒,故園風雨恨重溫。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應知故鄉事,應知故鄉人。
中文譯文:
白日在山盡頭沉落,黃河奔騰入大海。
想要看清遙遠的景色,再上一層樓。
樓層上的寒食過得遲,春草年年都是青翠。
猶如玉樹瓊花綻放,雙子梅樹開得已。
將軍的號角難以抑制,披著鐵衣也感到寒冷。
廣闊的海上百丈冰封,愿將心事傾訴給瑤琴。
海上的明月與潮汐一同生長,閃爍著波濤無邊的景象。
哪里的春江沒有明月,何時可以凝結成虛無。
雁聲遠過寒冷觸發發絲,故園的風雨遺憾重溫。
千里黃云白日昏暗,北風吹起雁群飛舞。
不要擔心前路無知己,天下的人誰不認識你。
他們應該知道故鄉的事,應該知道故鄉的人。
詩意及賞析:
《長相思》是張繼表達思鄉之情的一首作品。整首詩刻畫了作者在遠離故鄉的異地時,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詩中用大自然的景色來襯托人們的情感,描繪了日出日落、黃河入海的壯麗景象,表達了作者渴望遠離寂寞沉悶的生活,向往廣闊的世界,但卻忍受著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
詩中還通過比喻與對比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心中的矛盾和苦悶。將軍的角弓無法控制,都護的鐵衣寒冷難耐,表現出了作者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故鄉的留戀之情。瀚海上的百丈冰封,是艱難和對未來的迷茫的象征,同時把人們的思念與憂愁寄托于琴音。
整首詩以借景抒懷的手法,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無盡思念,將故鄉的景色和情感融為一體。詩中以“長相思”為主題,通過列舉自然景觀、抒發個人情感,給人一種力量激蕩、情感深沉的藝術感受。該詩的意境美,境界高遠,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