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枇杷 / 作者:白居易 |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
|
山枇杷解釋:
《山枇杷》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深山老去惜年華,
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
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
無因移得到人家。
譯文:
年歲漸長,我在深山中珍惜光陰,
更何況遇見了東溪的野生枇杷。
當烈風吹過,火樹翻起絳色的焰火,
當陽光升起,瓊枝上的紅紗曬得更加鮮艷。
我回頭看,桃李花果都失去了色彩,
映照著的芙蓉并非真正的花朵。
可惜枇杷樹根深深扎在巖石底下,
無法遷移到人家中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對年華流逝的感慨和對枇杷樹的贊美為主題。白居易在深山中度過了大部分的人生,他深感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面對歲月的無情,他倍加珍惜每一個時刻。
詩中提到的東溪野枇杷象征著自然界的美好與純真。當風吹過時,火樹翻飛的絳色焰火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而在陽光下,枇杷的紅色果實更加鮮艷動人。這種鮮明的色彩和生命力與桃李的凋零相對比,突出了枇杷的獨特之處。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枇杷樹根扎在深深的巖石底下,無法遷移到人類的居所,這象征著美好的事物有時無法被欣賞和分享。
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傾慕和對時光的思索。通過對枇杷的描寫,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和對無法擁有美好事物的遺憾之情。這首詩意境優美,用意深遠,展示了白居易細膩的感受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