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樂歌十首 / 作者:元結 |
(《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濩然得所。
凡二章,章四句)
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
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
|
補樂歌十首解釋: 《大濩》是唐代元結的《補樂歌十首》中的一首歌曲,根據史書記載,這是一首古代殷商的樂歌,用來贊美湯王救國的壯舉。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誰護育。
眾人百姓痛苦悲嘆,嗟嘆不已,如果沒有圣人的出現,誰來救濟呢?
圣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圣人出生了,天下和平安寧。眾人百姓歡騰喜悅,跳舞唱歌。
這首詩通過古代殷商的樂歌形式來描繪當時的社會狀況。詩中描述了萬姓百姓的苦難和怨憤,只有圣人的出現才能保護和救濟萬姓,圣人的出現將帶來天下和平的景象。萬姓熙熙舞蹈歡樂,歌唱慶祝,表達了人們對圣人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這首詩具有強烈的社會思想和政治意義。它表達了人們對領導者的期望和依賴,希望他們能夠拯救困苦的百姓,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安寧。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和境界展現了一種理想社會的形態,強調了領導者的責任和使命。
在文學上,這首詩采用了古代殷商的樂歌形式,以歌頌英雄壯舉的方式來表達對領導者的贊美和期望。通過音樂和歌曲的形式,將人們對圣人和和平的向往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人們在朗朗歌聲中感受到一種美好的愿景。整首詩節奏明快,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綜上所述,這首詩通過古代殷商的樂歌形式,贊美圣人拯救萬姓的壯舉,表達了對領導者的敬仰和希望,詩意深遠,具有一定的社會和政治意義。這首詩的形式獨特,意境清新,充滿了音樂的韻律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