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樂歌十首 / 作者:元結 |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國。
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
|
補樂歌十首解釋: 補樂歌十首·大夏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中文譯文:
廣袤的土地上,九州大地誕生。
山嶺高聳兮,河流洶涌。
廣袤的土地上,統一四方。
國家平安和諧兮,野外有疆土。
廣袤的土地上,歌頌萬年。
上天有卓越的功績兮,下世佩戴仁慈的天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結創作的《補樂歌十首》中的一首,名為《大夏》。詩的內容主要描述了大地九州的崛起和繁榮,并以此來謳歌禹治水和大唐帝國的偉大成就。
詩中使用了反復疊加的手法,以“茫茫下土兮”為開頭,強調了九州大地的遼闊廣袤。接著通過“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描繪了山嶺高聳和河流洶涌的壯麗景象。接著,“乃均四方”表達了大唐統一天下的志向和成就。“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強調了國家的安寧和邊疆的穩定。
最后兩句“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則是對大唐帝國輝煌成就的歌頌。上天賜予了大唐偉大的功績,下世賦予了仁慈的天命。
整首詩以遼闊的土地和繁榮的九州為線索,通過描繪山川河流和國家疆土的安寧,表達了對大唐帝國的贊美和仰慕之情。詩意豪邁,氣勢恢宏,展現了唐代盛世的壯麗景象,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