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 / 作者:元結 |
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巡回復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
圣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
|
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解釋: 詩詞:《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
作者:元結(唐代)
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巡回復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
圣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中文譯文:
駕駛著車輛登上隴坂,
陡峭的山坡停下車馬。
放眼望向戎狄之鄉,
感嘆著歲月的流轉。
人類的情感可以傳播,
就像草木可以生長一樣。
圣賢將禮讓之風傳揚,
為何不使之遍及西夏?
父子應該不相猜忌,
君臣之間敢于誠實。
如今的處境如此,
我若還能平靜下來。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一首詩詞,其題目是《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這首詩以援引樂府的形式來表達作者在隴山上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用“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的形象來描繪作者登上隴山的場景。隴山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條重要山脈,其險峻的地勢給人一種征服的感覺。作者停下車馬,抬頭遠望,看到了遠方的戎狄之鄉,感嘆歲月的流轉。
接下來的幾句“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圣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表達了作者對人類情感的力量和圣賢所追求的禮讓精神的推崇。作者認為,人類不僅可以傳遞情感,讓他人感動,草木也可以在自然環境下生長茁壯。而圣人賢者們所推崇的禮讓之風應該遍及整個西夏地區。
最后幾句“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狈此剂爽F實中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風氣。作者呼吁父子之間不要懷疑猜忌,君臣之間應該敢于真誠相待。然而,就像現實社會一樣,這種理想卻往往難以實現。面對這樣的情況,作者感到迷惘和無奈,還想要尋找一種安撫和舒適。
整首詩意蘊含深刻,表達了作者對人際關系的思考和對社會風氣的關注。通過援引樂府的形式,使詩詞更具有傳統和古典的韻味。同時,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和對現實的觸動,使人們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