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春 / 作者:白居易 |
三月三十日,春歸日復(fù)暮。
惆悵問春風(fēng),明朝應(yīng)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東西顧。
但見撲水花,紛紛不知數(shù)。
人生似行客,兩足無停步。
日日進前程,前程幾多路。
兵刀與水火,盡可違之去。
唯有老到來,人間無避處。
感時良為已,獨倚池南樹。
今日送春心,心如別親故。
|
|
送春解釋:
《送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送春》的中文譯文:
三月三十日,春天即將離去。
我感到惆悵,向春風(fēng)詢問,
明天早晨它是否會停留。
送春之曲在曲江上,
我眷戀地向東向西回望。
只看到水面上飛濺的花朵,
紛紛揚揚,數(shù)不盡。
人生就像是行走的客人,
雙足無法停步。
每一天都在前進,
前進的路途有多少呢?
戰(zhàn)爭和危險可以避開,
只有老去是無法逃避的。
感嘆時光已經(jīng)過去,
我獨自倚在池塘南邊的樹旁。
今天我送走春天的心情,
心情如同與親人別離。
詩意和賞析:
《送春》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即將結(jié)束的場景,以及詩人對春天離去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表達了一種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和追求。
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三月三十日,春天即將結(jié)束,夜幕將降臨。他對春天的離去感到惆悵,并向春風(fēng)發(fā)問,希望明天早晨春風(fēng)能夠停留,延續(xù)春天的美好。這種對春天的眷戀和渴望,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不舍。
接下來,詩人以送春之曲在曲江上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眷戀春天的心情。他向東向西回望,眼前只看到水面上撲動飛濺的花朵,形容得紛紛揚揚,數(shù)不盡。這里的花朵可以被視為生命的象征,表達了生命的繁華和多彩。
在后半部分,詩人借用行走的客人來比喻人生。他說人生就像是行走的客人,雙足無法停步,每一天都在不斷前進。詩人思考前進的路途有多少,暗示人生的未知和多變。他認(rèn)為戰(zhàn)爭和危險可以通過努力避開,但老去是無法逃避的。這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以及對老去不可避免的無奈。
最后,詩人以獨自倚在池塘南邊的樹旁的形象結(jié)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春天離去的感慨。他送走了春天的心情,感嘆時光已經(jīng)過去,心情如同與親人別離。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和珍惜,同時也反映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
總體而言,《送春》是一首表達了對春天離去和人生短暫的感慨的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時間流逝和老去的無奈和思考。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引發(fā)了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共鳴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