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 / 作者:白居易 |
弦清撥剌語錚錚,背卻殘燈就月明。
賴是心無惆悵事,不然爭奈子弦聲。
|
|
琵琶解釋:
《琵琶》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弦清撥剌語錚錚,
背卻殘燈就月明。
賴是心無惆悵事,
不然爭奈子弦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彈奏琵琶的場景。琵琶的琴弦清脆悅耳,琴音錚錚作響。彈奏者背對著殘留的燈光,只看見明亮的月光。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彈奏者心無雜念,沒有煩惱事情的緣故,否則如何能奏出如此動聽的琴音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琵琶的音樂形象,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心靈的寧靜。琵琶的聲音清亮而悅耳,給人一種安詳的感覺。彈奏者背對殘燈,只看見明亮的月光,這種構圖方式增強了詩中的意境。作者通過琵琶音樂與內心的寧靜相呼應,強調了心境的重要性。他認為,正是因為彈奏者內心沒有煩惱事物的困擾,才能奏出如此動聽的琴音。
這首詩詞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心靈自由與超脫的思想情感。它展現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內心寧靜狀態的向往。通過琵琶的音樂表達,詩詞傳達了作者對心境的理解和追求,同時也啟發人們對內心世界的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琵琶音樂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心境寧靜的向往,強調了心靈的自由與超脫。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心靈追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