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歸 / 作者:白居易 |
半醉閑行湖岸東,馬鞭敲鐙轡瓏璁。
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
歸來未放笙歌散,畫戟門開蠟燭紅。
|
|
夜歸解釋:
《夜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回家,我半醉地漫步在東湖岸邊,
馬鞭敲擊鐙轡發出清脆的聲音。
在青山上,有成千上萬株松樹,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十里沙堤。
樓角的影子漸漸移動,伴隨著我的步伐,
潮水的浪頭欲沖過滿江江風。
我回到家里,還沒有放下笙歌的歡樂,
畫戟的門敞開,蠟燭閃爍著紅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歸家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喜悅。詩人半醉地走在湖岸邊,馬蹄聲和月光的映襯下,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與寧靜。詩中的松樹和青山,以及明亮的月光和沙堤的景象,都營造出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氛圍。詩人回到家中,門敞開,蠟燭閃爍,預示著他喜迎親友的到來。
賞析:
《夜歸》以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了夜晚歸家的情景,通過景物描寫和音響效果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寧靜。詩中的意象鮮明,如馬鞭敲擊的聲音、青山上的松樹、明亮的月光等,給人以直觀的感受。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相結合,表達出對家庭、親友的期待與喜悅。
此詩情感飽滿,形象生動,既展現了自然美景,又抒發了詩人對歸家的渴望和對親情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寫出豐富的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