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 / 作者:盧照鄰 |
薊北三千里,關西二十年。
馮唐猶在漢,樂毅不歸燕。
人同黃鶴遠,鄉共白云連。
郭隗池臺處,昭王尊酒前。
故人當已老,舊壑幾成田。
紅顏如昨日,衰鬢似秋天。
西蜀橋應毀,東周石尚全。
灞池水猶綠,榆關月早圓。
塞云初上雁,庭樹欲銷蟬。
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
|
|
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解釋: 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
薊北三千里,關西二十年。
馮唐猶在漢,樂毅不歸燕。
人同黃鶴遠,鄉共白云連。
郭隗池臺處,昭王尊酒前。
故人當已老,舊壑幾成田。
紅顏如昨日,衰鬢似秋天。
西蜀橋應毀,東周石尚全。
灞池水猶綠,榆關月早圓。
塞云初上雁,庭樹欲銷蟬。
送君之舊國,揮淚獨潸然。
中文譯文:
送幽州陳參軍赴任寄呈鄉曲父老
離開幽州,有三千里的路程,過了二十個年頭。
馮唐尚在漢地,而樂毅未歸燕國。
與親人同在黃鶴飛翔的天空下,與家鄉共享連綿的白云。
郭隗就在池臺的宴席前,昭王舉杯祝酒。
故友已然年邁,舊時的壑已被開墾成了田地。
紅顏如同昨日,但白發如秋天。
西蜀的橋應當已坍塌,東周的石頭仍然完整。
灞池的水仍然碧綠,榆關的月亮早已圓滿。
邊塞的云初次升起,庭院的樹木漸欲凋零。
送你離開故國,揮淚獨自悲傷。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陳參軍赴任為題材,通過對陳參軍赴任途中所見所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歲月流轉和友情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離別之景,交融了對故鄉的深情、對歲月的感嘆和對友情的思念。詩中通過對地名、歷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回憶和思念之情。雖然詩中表達了離別之痛,但也透露出對友情和故鄉的美好回憶。整首詩情感真實,語言簡潔,通過生動的描繪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故人的深深眷戀之情,展現了唐代詩人常見的離鄉思鄉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