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 / 作者:白居易 |
人各有所好,物固無常宜。
誰謂爾能舞,不如閑立時。
|
|
鶴解釋:
《鶴》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人各有所好,
物固無常宜。
誰謂爾能舞,
不如閑立時。
這首詩表達了人們有各自的喜好,而物體本身并沒有固定的適宜狀態。詩人通過描繪"鶴"來表達這一觀點。"鶴"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祥瑞的象征,往往與長壽、自由和高尚的品質聯系在一起。
詩的第一句"人各有所好"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這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而第二句"物固無常宜"則強調了物體本身并沒有一成不變的適宜狀態,它們的屬性和特性是多變的。
接著,詩人以"鶴"為例,用"誰謂爾能舞"來質疑那些認為鶴只有在舞動時才能展現其美麗的人。詩人認為,與其追求表面的繁華與動感,不如享受它們在寧靜中的存在。因此,最后一句"不如閑立時"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靜謐狀態的推崇。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提醒人們不要過于追求外在的繁華和動感,而是應該珍惜寧靜、靜謐的存在。通過"鶴"這一寓言形象,詩人傳遞了對內心平靜、寧靜生活的推崇。他認為,與其追逐虛榮和表面的光鮮,不如靜心享受當下的寧靜與自然之美。
這首詩的賞析中,詩人通過"鶴"這個象征性的形象,巧妙地表達了對人生態度的思考。他通過對鶴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境界,強調內心的寧靜與靜謐。與其被外界的喧囂所左右,不如學習鶴的靜立,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從容,欣賞自然與生活中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鶴》通過對"鶴"的描繪,表達了人們追求內心寧靜與從容的思考,呼喚人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停下腳步,靜心感悟生活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