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嶺上老人 / 作者:蘇軾 |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
|
贈嶺上老人解釋:
《贈嶺上老人》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位居住在嶺上的老人的形象和經歷。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年老的人居住在大庾嶺上,他的身體已經衰老,心思也變得冷淡。他親自種植了許多青松,宛如合抱,象征著他與大自然的親近與依賴。蘇軾詢問這位老人在大庾嶺上居住的時間,以及曾經看到過他往返南方的次數。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老人的形象和經歷,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鶴骨霜髯心已灰"直接揭示了老人的年老和心境的冷淡。"鶴骨"指的是老人瘦削的身體,暗示了他的年邁。"霜髯"則表示他的胡須已經白霜皚皚。"心已灰"則揭示了老人內心的冷淡和厭世情緒。
第二句"青松合抱手親栽"描繪了老人種植青松的情景。青松象征著堅韌和生命力,合抱的青松顯示出老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手親栽"表明老人親自植樹,這種親近自然的行為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依賴。
最后兩句"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則是蘇軾對老人的詢問。"問翁"表示蘇軾向老人打聽他在大庾嶺上居住的時間。"大庾嶺"是具體的地名,指的是老人所在的地方。"曾見南遷幾個回"表明老人曾多次往返于南方,這反映了他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歲月,或許是因為種種原因而頻繁地遷徙。
整首詩詞通過對老人的描寫,展現了歲月流轉和人生無常的主題。老人的年老和心境的冷淡,以及與大自然的親近和依賴,都呈現出一種對生命的感慨和對時光的思考。詩詞中的山水與人物相結合,表達了蘇軾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領悟,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