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嶺 / 作者:蘇軾 |
暫著南冠不到頭,卻隨北雁與歸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當日無人送臨賀,至今有廟祀潮州。
劍關西望七千里,乘興真為玉局游。
|
|
過嶺解釋:
《過嶺》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暫著南冠不到頭,
短暫地戴上南方的冠冕,
卻隨北雁與歸休。
卻隨著北方的候鳥一同歸來休憩。
平生不作兔三窟,
一生從未建造兔子的三個窩,
今古何殊貉一丘。
無論古今,何異于貉獸在同一座丘陵。
當日無人送臨賀,
那一天沒有人來送我來臨祝賀,
至今有廟祀潮州。
直到今日,仍有人在潮州的廟宇祭祀我。
劍關西望七千里,
向西望去,劍關延綿七千里,
乘興真為玉局游。
懷著興趣,我真正想要游玩玉局。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身世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他說自己暫時戴上南方的冠冕,但卻隨著北方的候鳥歸來休憩,暗指自己雖然曾在南方擔任要職,但最終還是被貶到北方。他以兔窟和貉丘作比喻,表達了對自己平凡命運的接受,認為古今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差異,注定要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他感嘆當初沒有人送他來臨賀,但至今仍有人在潮州的廟宇祭祀他,表達了對自己的銘記和記憶。最后,他向西望去,看到劍關延綿七千里,表示自己懷著興趣和好奇心,渴望去游玩玉局,展現了他對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自己人生經歷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兔窟、貉丘和候鳥等比喻手法,巧妙地表達了人生的平凡和命運的無常。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