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發平昌(一作昌平)島 / 作者:沈佺期 |
解纜春風后,鳴榔曉漲前。
陽烏出海樹,云雁下江煙。
積氣沖長島,浮光溢大川。
不能懷魏闕,心賞獨泠然。
|
|
早發平昌(一作昌平)島解釋: 《早發平昌(一作昌平)島》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解纜春風后,鳴榔曉漲前。
陽烏出海樹,云雁下江煙。
積氣沖長島,浮光溢大川。
不能懷魏闕,心賞獨泠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乘船在平昌(或稱昌平)島出發的美景。詩人抓住春風解船帆纜后,聽到船上木制船錨鳴榔聲的一剎那,興奮地感受到潮水漲潮的先兆。詩中還描繪了陽烏(指太陽)躍出海的樹頂,云雁(指云和候鳥)從江煙中飄落的景象。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在這美景中感到激動,他沒有機會欣賞到遠離故鄉的魏闕美景,但他的心靈卻感受到了孤獨而純凈的賞析。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美麗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人用簡練的語言,將船在海上行進的過程生動地展現出來,并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細膩感受。同時,詩中的美景也折射出詩人內心的豪情壯志和超脫塵俗的心境。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無法親眼目睹魏闕美景的遺憾,卻又從心靈深處找到了一種孤獨而純凈的賞析之感。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淡然的感覺,讓人感受到自然和心靈的美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