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洛水 / 作者:李世民 |
春搜馳駿骨,總轡俯長河。
霞處流縈錦,風前漾卷羅。
水花翻照樹,堤蘭倒插波。
豈必汾陰曲,秋云發棹歌。
|
|
臨洛水解釋: 《臨洛水》是唐代文學家李世民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洛水美景。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到來,我騎著駿馬快速馳騁,馬蹄聲響徹長河。霞光映照下,水面像流動的錦緞,微風吹拂下,水波如同卷起的綢羅。水花翻飛照亮樹林,堤岸上的蘭草倒映在波紋之中。這里的美景遠不亞于汾陰的樂曲,秋天的云彩像是劃船者的歌聲。
詩意:
這首詩詞以洛水為背景,描繪了春天洛陽的景色和氛圍。詩人騎著駿馬暢游在洛水之濱,追逐著美麗的春光。他看到水面上百花競艷,水波蕩漾,景色美麗動人。詩人認為這樣的美景和享受并不遜于傳說中的汾陰曲調,即使沒有良好的音樂和美聲,自然景色也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洛水為背景,通過描繪水上的景色和春天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暢快贊美之情。詩中騎馬暢游的形象,使詩詞充滿動感和激情,凸顯了春天的活潑和蓬勃。詩人通過描繪水面上水花翻飛,堤岸上倒映的蘭草,在細節中展示了洛水之美。最后以對汾陰曲的提及,進一步彰顯了詩人的審美情趣,他認為自然景色同樣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無需依賴音樂的輔佐。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對春天景色的熱愛和謳歌,給人以愉快的閱讀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