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 / 作者:李世民 |
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
綺峰含翠霧,照日蕊紅林。
鏤丹霞錦岫,殘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嬌花鳥續吟。
連甍豈一拱,眾干如千尋。
明非獨材力,終藉棟梁深。
彌懷矜樂志,更懼戒盈心。
愧制勞居逸,方規十產金。
|
|
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解釋: 中文譯文:
憑借樓閣眺望,觀賞山水景色,心境開闊。綺麗的山峰融入翠霧之中,陽光映照下,花林呈現出鮮艷的紅色。余霞在嶺上流動,雪花殘留在峰頂。河堤上的垂柳被微風拂動,鳥兒輕舞盈歌。瓦片連綿像一個個弧形,參差不齊,看上去像千條紋路。這并非只是憑借個人才智,而是依靠著深厚的基礎。懷著謙虛之心,時刻警覺著滿足與貪婪的沖突。感到自己的從業地位與優厚的收入相符,正規定每十年可以獲得黃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樓眺望春景的情景。作者以生動的語言形容了美麗的山水風景,山峰、日落、花林、弧形的瓦片等元素都構成了一幅幅美景。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自己身份和成就的正確認識,以及對得到的財富的理智看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唐代李世民的視角,以生動的描述表達了春天的美景和他的深情。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對豐收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的山峰、紅林、垂柳等自然景觀,形象生動,令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發的氣息。同時,詩中也顯露出作者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力和對自身社會地位與財富的理智看待。通過描述殘留雪花在山峰上,以及瓦片連綿如千條紋路,作者表達了自己深厚的基礎和努力造就的成就感。詩的最后,作者提到了滿足與貪婪的沖突,表達了自己對于財富的持謹慎態度和理智觀念。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對春景的熱愛,又反映了他對自身境況的洞察和審慎態度,充滿了深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