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浮橋 / 作者:李世民 |
岸曲非千里,橋斜異七星。
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
水搖文鹢動,纜轉錦花縈。
遠近隨輪影,輕重應人行。
|
|
賦得浮橋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曲岸非千里,橋斜異七星。
時而低處遇到車駕通過,又時而高處感受波浪的驚濤。
水面晃動著文彩鹢鳥的身姿,纜繩上鑲嵌著錦花縈繞。
遠近景象隨著車輪的移動而變化,輕重人的步行也有相應的變化。
詩意:
這首詩寫了一座浮橋的景物,表達了橋梁的特殊之處以及人們在橋上行走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浮橋為背景,通過描述橋的外貌特征和人們在橋上行走時的不同體驗,展現了橋梁的獨特之處。詩人描繪了橋的形態,將其比喻為七顆星星的排列,強調了橋的斜度和獨特的形狀。詩中提到橋的低處常有皇帝的車駕通過,高處卻常受到波浪的沖擊,以此展現了橋梁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此外,詩人還借橋上的景物展現了橋面水面的晃動,以及橋邊纜繩上的錦花,為讀者呈現出繁華熱鬧的景象。最后,詩人還強調了橋的靈活性,隨著車輪的運動,遠處和近處的景象也隨之變化,同時人們的步履輕重也會有所調整。整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浮橋的景象,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展現了橋梁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和景觀結合的特殊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