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即目 / 作者:李世民 |
爽氣浮丹闕,秋光澹紫宮。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蓋側舞松風。
散岫飄云葉,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凋佩,閨寒樹隕桐。
別鶴棲琴里,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弦虛半月弓。
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櫳。
|
|
秋日即目解釋: 《秋日即目》
爽氣浮丹闕,
秋光澹紫宮。
衣碎荷疏影,
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
蓋側舞松風。
散岫飄云葉,
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凋佩,
閨寒樹隕桐。
別鶴棲琴里,
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
弦虛半月弓。
芳菲夕霧起,
暮色滿房櫳。
中文譯文:
秋天的清爽氣息飄浮于皇宮之上,
秋日的光景淡然籠罩著紫宮。
衣旗的碎片在稀疏的荷葉的影子中飄動,
花朵中明亮的菊花點綴著整個花叢。
官袍輕盈地低垂,草地上露水點點,
宮蓋上隨風起舞,猶如舞動的松風。
山間霧嵐中散落的樹葉隨風飄蕩,
途中的飛煙在遙遠地飛過。
冷風吹過青石墻,蘭花凋謝,佩飾上的珠子沉淀,
宮閨中冰冷的傳統樹木傾倒。
獨自伴著鶴在琴弦中棲息,
遠離領域中的猿猴在峽谷中啼鳴。
像是從天空中降落的流星,箭矢飄飛,
弓弦輕輕震動,月亮也只展示了一半。
花香在夕陽的霧氣中散發,
黃昏時的天色充滿了整個房間的窗欞。
詩意:
此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用細膩精美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景色和氛圍。詩人通過對樹葉、花朵等微小事物的描繪,以及對大自然的抒發和情感的抒發,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秋日之境。同時,詩人還借助對禽鳥、樹木等景物的描寫,與人們的情感和寓意相結合,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類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賞析:
《秋日即目》以極富詩意的形象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摹展示了秋天的特色和氛圍。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將大自然的景象與人們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意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如“爽氣浮丹闕”、“袍輕低草露”等,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同時,詩中也貼近了人們的生活和情感,如“閨寒樹隕桐”、“離猿啼峽中”等,通過對人們的思念和離別的描繪,賦予了秋天更多的情感色彩。整首詩以細膩、純美的語言展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給人一種深邃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