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樂 / 作者:施肩吾 |
鸞鶴每于松下見,笙歌常向坐中聞。
手持十節(jié)龍頭杖,不指虛空即指云。
|
|
山居樂解釋: 《山居樂》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鸞鶴常在松樹下出現(xiàn),
笙歌經(jīng)常從座位中傳來。
他手持著龍頭杖,
不論指向虛空還是指向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施肩吾在山居生活中的愉悅和心境。詩中的鸞鶴和笙歌象征了高雅的氣氛和美好的景象,而施肩吾手持的龍頭杖則展現(xiàn)了他對山居生活的自在和舒適。詩人通過山居中的自然元素和音樂聲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圖景,表現(xiàn)了他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滿足。
賞析:
《山居樂》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居生活的樂趣和詩人的心情。詩中的鸞鶴和笙歌是山居中常見的景象和聲音,它們帶來了一種高雅和愉悅的氛圍。詩人手持的龍頭杖則象征著他對山居生活的掌控和自在,無論是指向虛空還是指向云,都顯示出他對自然的隨和態(tài)度。整首詩把握了山居生活的閑適和寧靜,表達(dá)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和追求。
《山居樂》以簡練的詞句展示了唐代山水詩的特點(diǎn),突出了山居生活中的自然與人文之美。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繪和音樂聲的描述,詩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山居生活的愜意和心靈的寧靜。這首詩詞的賞析點(diǎn)在于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通過幾個(gè)形象的細(xì)節(jié),傳遞出一種淡泊和歡樂的心境,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好和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