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 作者:李益 |
結發逐鳴鼙,連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虜,鎧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報恩身未死,識路馬還嘶。
列嶂高烽舉,當營太白低。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截海取蒲類,跑泉飲鸊鵜。
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
|
|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解釋: 再次前往渭北使府告別
結發逐鳴鼙,連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虜,鎧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報恩身未死,識路馬還嘶。
列嶂高烽舉,當營太白低。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截海取蒲類,跑泉飲鸊鵜。
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李益寫給他的朋友、也是上級的送別詩。詩中通過描繪行軍征戰的畫面,表達了李益對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對未來的祝福之意。
詩中描繪了結發逐鳴鼙、連兵追谷蠡等景象,表達了李益遵從上級的征戰命令、一路追擊敵軍的決心。山川搜伏虜、鎧甲被重犀等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和艱辛。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則顯示了戰勝敵軍的自信和希望。
詩中的報恩身未死、識路馬還嘶表達了李益對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時也暗示了友情的堅固。列嶂高烽舉、當營太白低則表達了李益對友人前途的看好和祝福。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等則強調了友人的勇猛和忠誠。
最后兩句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則表達了李益對朋友的贊許和祝福,希望他在未來的征戰中更加成功。
賞析: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畫面描繪和深刻的感情表達,展現了忠誠、友情和戰勝敵人的決心與信心。整首詩節奏明快,用詞精準,給人一種激昂奮進的感覺。
詩中通過對戰爭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軍人的勇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對友人未來的祝福。整首詩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獨特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唐代戰士的英勇和忠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