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史(一作和蕃) / 作者:戎昱 |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
|
詠史(一作和蕃)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戎昱所作,題為《詠史(一作和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漢家歷史中,交好的策略顯得笨拙。
國家的安危依賴著明主的領導,興衰托付于女性。
怎么能夠把美麗的容顏,與與邊疆的塵土相比。
地下的千年尸骨,有誰來作為輔佐的臣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詠史之姿,探討了歷史中的政治智慧、國家興衰以及女性的力量。詩人以歷史的眼光看待漢代時期的外交政策,認為當時的交好方式顯得笨拙。他用“計拙是和親”來形容當時的外交策略,強調了這種表面的友好交往實際上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不是明智的決策。
詩人接著提到國家的命運取決于明主的領導,而這種領導卻是托付給女性的。這種表達方式傳達出對女性力量的肯定,暗示著女性在國家興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可能隱藏在幕后,但卻影響深遠。
在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美麗與世俗塵埃的對比。他提問,美麗的容顏如何能與邊疆的塵土相提并論呢?這里暗含對女性的關切,強調了女性在國家命運中的重要性,而非僅僅將她們局限于美麗的外表。
最后兩句“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則更深刻地思考了歷史長河中那些為國家奉獻的人,他們雖已埋骨于地,但他們的精神依然應該被銘記,也暗示了一個國家需要有智慧和忠誠的輔佐才能夠持續興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展現了詩人對國家政治、女性力量和歷史軌跡的思考,以及對輔佐臣子忠誠的稱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