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劍門 / 作者:戎昱 |
劍門兵革后,萬事盡堪悲。
鳥鼠無巢穴,兒童話別離。
山川同昔日,荊棘是今時。
征戰何年定,家家有畫旗。
|
|
入劍門解釋: 《入劍門》是唐代詩人戎昱所作,詩歌描繪了劍門兵革之后的凄涼景象和人民的苦難遭遇。
中文譯文:
劍門兵革后,萬事盡堪悲。
鳥鼠無巢穴,兒童話別離。
山川同昔日,荊棘是今時。
征戰何年定,家家有畫旗。
詩意和賞析:
《入劍門》以虛實結合、以寫景入情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所帶來的悲慘局面和人民的深重痛苦的思考和呼吁。
詩歌描繪了戰亂后的劍門,處處充滿了悲涼之感。詩中的“鳥鼠無巢穴”和“兒童話別離”暗示了戰亂導致家園被毀,生活無法維持正常,兒童失去了溫馨和幸福的環境,人民流離失所,生活流離失所,家庭破碎。詩中描繪的劇烈變動和苦難使人感到深深的心疼和悲憤。
詩歌的結構緊湊,通過對比昔日和現實的差異,展示了戰亂所帶來的沉重打擊。作者用“山川同昔日”和“荊棘是今時”來形容動蕩不安的局勢,表達了昔日的安定景象和現實中的荊棘叢生的情況,自然環境的變化反映人們生活的艱難和困苦。
最后兩句“征戰何年定,家家有畫旗”,體現了對戰爭的無奈和迷惑。作者以家家有畫旗的方式,表達了即使家家都有準備戰斗的旗幟,也無法預測戰亂何時結束,給人以無盡的等待和彷徨的感覺。
總體而言,《入劍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以喚起人們對戰亂的反思和對和平的追求。詩中透露出作者對人間苦難和動蕩的深情關切,呼喚著社會的和平與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