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笛(一作李益詩) / 作者:戎昱 |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
|
聞笛(一作李益詩)解釋: 《聞笛(一作李益詩)》是唐代詩人戎昱創作的詩,詩人通過聽到笛聲來表達他入夜思歸的思緒和愁苦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愿聽,自到枕前來。
風起塞云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詩意是詩人夜深思念歸鄉的情緒十分濃烈,他聽到悲哀的笛聲,對此感到愁苦。令人愁苦的笛聲自動地傳遞到他的枕前,無法忽視。夜晚,風起塞地云彩破碎,關隘上的月亮在深夜中明亮起來。早晨,詩人獨自一人感到惆悵,梅花已經飄落一地。
這首詩的賞析:
《聞笛(一作李益詩)》通過描寫笛聲、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情感,展現了一種強烈的出征思鄉之思。詩中運用了音樂的元素,笛聲清晰地傳達了詩人入夜時思鄉的切身之感,并使得情感更為深沉。同時,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如風起塞地云彩破碎和夜深關月開,增強了詩詞的意境。最后,詩人用梅花的凋零來象征詩人心中的不安和愁緒。
整首詩通過音樂和景色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生動地表達出來,以及他在早晨醒來時感到的沉重的惆悵。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富有動人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