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云門寺 / 作者:宋之問 |
云門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
|
宿云門寺解釋: 宿云門寺
云門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中文譯文:
在云門寺一帶,密林茂密中,有一條孤舟驚擾著湖上的鷺鳥。
曲折而幽靜的綠色小徑,引領著我來到青蓮的廟宇。
寺廟中彌漫著天香,卻看不到山前的夜梵。
湖泊上波光粼粼,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松樹上,微風吹拂。
這里有許多隱士遁世,但如今幾乎都已離世。
像鳳凰歸巢的慨然感慨一樣,聽到鹿鳴化作仙音。
我沿著從鄭州北邊的樵路來到這里,抬頭望見阿巖的東方。
永夜怎能入眠,晨曦忽然閃現,萬物蘇醒。
峽谷里鳥鳴聲還有些單調,源頭的桃花還未綻放紅顏。
再次來此,期待著春暮的到來,當我到達林端窮盡之時。
或許我能尋到隱者的足跡,來到剡中山開創美好。
詩意:
《宿云門寺》是宋之問的一首唐詩,描繪了詩人在云門寺中的所見所聞。詩中以景物描寫為主,展示了清幽神秘的山寺景致。詩中交織了自然景物和隱士的題材,表達了對禪修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賞析:
《宿云門寺》通過詩人的眼睛,展現了云門寺中的自然之美以及隱士們的生活狀態。詩人以孤舟和鹢鳥為引子,描繪了一幅湖泊和松樹的美麗畫面。同時,詩句中融入了隱士的主題,以鳳凰歸巢、鹿鳴化仙等象征性的描寫,表達了對隱士生活以及追求仙境的向往。
此詩以景物描寫為主,描繪了云門寺中的自然之美與靜謐。通過描寫湖泊、松樹、月光等自然元素,使整首詩顯得清新秀麗,富有畫面感。與此同時,詩人以鳳凰、鹿為象征,暗示了隱士的品質和境界。整篇詩字字珠璣,意境優美。
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情畫意,讓人回味無窮。通過描繪自然景致,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蘊含著哲理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迪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