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陽行先?用郁孤臺韻? / 作者:蘇軾 |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
摩詰元無病,須洹不入流。
苦嫌尋直枉,坐待寸田秋。
雖未麒麟閣,已逃鸚鵡洲。
酒醒風動竹,夢斷月窺樓。
眾謂元德秀,自稱陽道州。
拔葵終相魯,辟谷會封留。
用舍俱無礙,飄然不系舟。
|
|
和陽行先?用郁孤臺韻?解釋:
《和陽行先用郁孤臺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
在空室中,只有佛法的喜悅,心靈安定,可以自由游蕩于天地之間。
摩詰元無病,須洹不入流。
摩詰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法,意為觀察自己的身體,以認識事物的真相。作者說自己沒有病,但并不被世俗所拘束。
苦嫌尋直枉,坐待寸田秋。
作者感到苦惱,認為自己尋求真理的努力是徒勞的。他坐在家中等待秋天收獲寸田的收成,象征著他在等待真理的到來。
雖未麒麟閣,已逃鸚鵡洲。
雖然沒有進入麒麟閣(指高官顯貴的地方),但他已經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和俗務的糾纏。
酒醒風動竹,夢斷月窺樓。
酒醒之后,微風吹動著竹子,夢境中的月亮透過窗戶灑在樓上。這些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眾謂元德秀,自稱陽道州。
眾人稱贊他的才華和德行,而他自己則謙稱自己是陽道州(指一個普通的地方)的人。
拔葵終相魯,辟谷會封留。
拔葵是指挖掘葵花的根,魯指的是魯國的人。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在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過程中,與普通人不同的境遇。
用舍俱無礙,飄然不系舟。
作者在修行的同時,不與名利和俗務糾纏,心靈自由,超脫于塵世之外。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于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由境界的追求。他通過修行和追求真理來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表達了對世俗束縛的抗拒和渴望自由自在的心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詩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