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儋耳山?此詩為孔平仲作? / 作者:蘇軾 |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傍石,盡是補天余。
|
|
儋耳山?此詩為孔平仲作?解釋:
詩詞:《儋耳山?此詩為孔平仲作?》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突兀隘空虛,
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傍石,
盡是補天余。
中文譯文:
儋耳山高聳突兀,空曠而幽深,
與其他山峰相比,它總是獨占鰲頭。
君王啊,請您仔細觀看路旁的石頭,
它們都是上天遺留下來的補天之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儋耳山的壯麗景色,并表達了蘇軾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之情。儋耳山位于今天的海南島,是一座高聳秀麗的山峰。蘇軾通過描繪山峰的高聳和空曠,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他認為儋耳山與其他山峰相比,無論是在壯麗程度還是在獨特性上都無可比擬。
詩的最后兩句,蘇軾以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儋耳山的喜愛。他說君王可以觀看路旁的石頭,因為這些石頭都是上天遺留下來的,是上天的補天之余。這里的"補天余"意味著上天在創造儋耳山時,將多余的材料留下,形成了這些石頭。蘇軾以此來強調儋耳山的非凡之處,將其與其他山峰相比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儋耳山的壯麗景色和獨特之處。蘇軾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創造力的贊賞。詩中的對比和幽默的表達方式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趣味性,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儋耳山的深深喜愛和對自然美的謳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