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陵霜之華一章 / 作者:顧況 |
(陵霜之華,傷不實也。
)
陵霜之華,我心憂嗟。
陰之勝矣,而陽不加。
坱軋陶鈞,乃帝乃神,乃舒乃屯。
烈烈嚴秋,熙熙陽春,職生有倫。
今華發非其辰,辰屬東方之仁,遐想三五。
黃帝登云,堯年百馀。
二儀分位,六氣不渝。
二景如璧,五星如珠。
陵霜之華兮,何不妄敷。
|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陵霜之華一章解釋: 陵霜之華一章
陵霜之華,我心憂嗟。
陰之勝矣,而陽不加。
坱軋陶鈞,乃帝乃神,乃舒乃屯。
烈烈嚴秋,熙熙陽春,職生有倫。
今華發非其辰,辰屬東方之仁,遐想三五。
黃帝登云,堯年百馀。
二儀分位,六氣不渝。
二景如璧,五星如珠。
陵霜之華兮,何不妄敷。
中文譯文:
陵霜之華,我心憂嗟。
陰盛陽衰,使我憂傷。
天地萬物,皆由帝神之創造。
嚴寒的秋天,陽光燦爛的春天,使人生有序。
如今,陵霜之華不應該盛開。
盛開的時機是屬于東方之仁的。
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三五千年前的往事。
黃帝登上云端,堯年已逾百。
二儀分置,六氣永恒。
天地兩座寶石,五顆明珠般閃耀。
陵霜之華啊,為何不散發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顧況的《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陵霜之華一章》中的一章。詩人通過描寫陵霜之華的形象,表達出了自己對世道變遷的憂慮和感傷之情。
陵霜之華暗喻人才、美德等優秀品質,在這里用來比喻先賢傳統和美好的社會秩序。詩人表示,現在陰氣盛行而陽氣不足,使得陵霜之華無法散發光彩。這揭示了詩人對當時社會動蕩和道德淪喪的擔憂。詩中出現的帝神、東方之仁、黃帝、堯等古代傳說中的英雄人物,更加凸顯了詩人對于上古時代正統秩序的向往和思念。
整首詩以對比手法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追憶,既有對現實的不滿和擔憂,又有對過去的懷念和向往。通過描繪美好的陵霜之華無法綻放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的期望和呼喚。詩人以隱喻和象征的手法,折射出對于人類道德和社會秩序的關切,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歷史的理解和追憶。這首詩雖然形容陵霜之華的悲涼,但也訴說了詩人對于美好社會的希望和追求。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亂象的憂慮,對于美好社會秩序的向往,以及對于歷史的思考和追憶。詩中通過陵霜之華這一形象,將詩人的情感與思想相結合,以寓言的形式表達了對于社會秩序的思考和呼喚。這首詩以簡練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通過隱喻和象征手法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和哀傷之情,展示了唐代詩人對于社會和歷史的批判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