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 / 作者:蘇軾 |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鎌生衣。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汗流肩赪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粃。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羌兒。
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
|
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解釋:
《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今年粳稻豐收的時候遲遲未到,不知道霜風何時到來。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鎌生衣。
霜風一到,雨水如瀉,草地上的蘑菇如刀刃般冒出來。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眼淚干涸,雨水卻不停,忍受著看到黃色的稻穗躺在泥土上!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在茅草和麻布的臨時住所里過了一個月,天晴了,開始收獲稻谷并帶回家。
汗流肩赪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粃。
汗水濕透了肩膀,擔著谷物進城,價值低廉,像要求別人給予像米糠一樣。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賣掉牛納稅,拆掉房屋做飯,擔憂不夠深刻,沒有考慮到明年可能的饑荒。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羌兒。
官府現在要錢而不是谷物,向西北數千里外的羌族招募壯丁。
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朝廷官員們都很苦惱,但是與其如此,還不如成為河伯的妻子。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吳中田婦在農忙季節的辛勞和困苦。她們期待著豐收的粳稻,但卻擔心霜風的到來。在農事上,她們忍受著眼淚干涸、雨水不停的困境,看著黃色的稻穗被摧毀。她們在茅草和麻布的簡陋住所中過夜,希望天晴后能夠順利收獲谷物。然而,收獲的谷物價值低廉,她們不得不賣掉牛來支付稅金,并拆掉房屋做飯。她們的擔憂只局限于眼前,沒有考慮到未來可能的饑荒。與此同時,朝廷官員卻更加苦惱,面臨財政困難,需要向遙遠的西北地區招募壯丁。詩的最后,作者以河伯的妻子作比喻,表達了對于田婦們的境遇的思考和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現了農村婦女的艱辛生活和社會政治的反思,展現了蘇軾對于社會底層人民的關懷和對時局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比田婦和官員的不同身份和處境,詩詞也傳達了對于社會階層不公和官府不作為的批評。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描繪了農村婦女的辛勞和困苦,又反映了社會政治的現實與問題,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性和關懷人民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