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詩品 / 作者:司空圖 |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與道俱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
|
二十四詩品解釋: 《二十四詩品》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司空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與道俱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司空圖對于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他認為,只要我們低頭俯視,就能看到詩歌的美,而不需要借鑒他人的作品。他與道(指詩歌的真諦)同行,努力創作以追求春天的氣息。當遇到花朵綻放的時候,或迎接新年的到來,他能真實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好,而不是爭奪它們,因為真實的美麗是無法奪取的。他強調通過追求詩歌而變得貧窮,但這種貧窮是容易承受的。最后,詩人描繪了一個幽居山林的人,他在雨中采摘蘋果。他的言辭雖然簡單,但卻能領悟到深刻的情感,超越了塵世的瑣碎,與天地之間的巨大力量相比較。
賞析:
《二十四詩品》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司空圖對于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和追求。詩人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于真實美的追求,強調詩歌應該來自內心的感悟和直覺,而非模仿他人。他與道同行,追求春天的氣息,這里的春天可以理解為生命和美好的象征。詩人強調真實的美麗無法奪取,與其爭奪,不如真實地感受和欣賞。這一思想體現了詩人對于深刻和純粹之美的追求,以及對于物質財富的淡泊態度。最后,詩人以幽人空山、過雨采蘋的形象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人,他通過簡單的行動和言辭,能夠領悟到深刻的情感和天地之間的巨大力量。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的理解和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