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詩品 / 作者:司空圖 |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
|
二十四詩品解釋: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司空圖的詩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
由道反氣,處得易狂。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力量和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
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開闊,氣勢磅礴。詩人以觀照自然界為切入點,描述了物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的力量。"觀化匪禁"表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并不受限制,大荒吞噬萬物,展現了自然界的無窮力量。
"由道反氣,處得易狂"揭示了在自然界的秩序中,通過追隨道的原則,可以逆轉逆境,獲得自在的境界。這里的"易狂"意味著超越常態的狂放和自由。
"天風浪浪,海風蒼蒼"描繪了天空和海洋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廣闊和雄渾。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表達了一種真實的力量充滿整個世界,萬象皆在其旁邊,展現了一種宏大的宇宙觀。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以神話傳說中的動物象征,表達了先天和后天的力量相結合,預示著作者的追求和抱負。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描繪了黎明時六只巨龜的奔騰,象征著作者在追求自由和卓越的過程中的決心和勇氣。
整首詩以豪放的筆調,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象和內在的力量,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自由、超越常態的向往和追求。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象征,詩人將自然界的景象與人生的境界相聯系,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智慧和境界。詩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深邃而富有啟迪性,給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