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冰池 / 作者:蘇軾 |
不嫌冰雪繞池看,誰似詩人巧耐寒。
記取羲之洗硯處,碧琉璃下黑蛟蟠。
|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冰池解釋: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冰池》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嫌冰雪繞池看,
誰似詩人巧耐寒。
記取羲之洗硯處,
碧琉璃下黑蛟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色,作者蘇軾以詩人的眼光觀察著周圍的環境。他并不厭倦寒冷的冰雪環繞著池塘,反而欣賞它們。蘇軾認為,只有真正的詩人才能巧妙地忍受嚴寒,欣賞自然之美。
賞析:
《冰池》一詞描繪了冬日池塘的景色,展示了蘇軾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知。詩中的冰雪環繞著池塘,冷冽的寒風吹拂著,但作者并不嫌棄,反而以欣賞的態度凝視著。這表達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詩的后兩句提到了羲之(古代的文化名臣)洗硯的地方,下面是一條黑蛟蟠在碧琉璃之下。這里的羲之洗硯和黑蛟蟠都是與文化、藝術相關的意象。羲之洗硯是指古代文人在洗滌硯臺時的場景,象征著文人雅士的生活態度。而黑蛟蟠則是傳說中的神獸,被用來象征詩人的才華和創作能力。通過這兩個意象的使用,蘇軾將自然景色與文化藝術相結合,表達了他對于自然之美和詩人的境界的理解。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詩人的贊頌。冰池的形象成為了詩人的表達方式,寓意著詩人應當具備的堅韌和才華。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蘇軾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同時也體現了他對詩人身份的認同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