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裕挽詞 / 作者:蘇軾 |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業馀。
每見便聞曹植句,至今傳寶魏華書。
濟南名士新凋喪,劍外生祠已潔除。
欲寄西風兩行淚,依然喬木鄭公廬。
|
|
張文裕挽詞解釋:
《張文裕挽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才本出朝廷右,
能事空推德業馀。
每見便聞曹植句,
至今傳寶魏華書。
濟南名士新凋喪,
劍外生祠已潔除。
欲寄西風兩行淚,
依然喬木鄭公廬。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挽詞張文裕的作品。張文裕是一位有才華的官員,但他在政治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重用,他的才能和能事都被浪費了。每當看到他的作品,就讓人想起曹植的詩句,而曹植的詩作至今仍然傳世,讀來讓人感嘆不已。濟南的名士們相繼離世,他們的墓地已經整理得干凈整潔。詩人想要借著西風寄去兩行淚水,向已故的朋友表示思念之情。即使如今,喬木鄭公廬仍然矗立在那里,讓人想起過去的友誼和歡樂。
賞析:
這首詩詞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已故友人的思念之情。蘇軾在詩中表達了對張文裕的贊賞和緬懷,同時也表達了對其他已故名士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提到曹植的詩句,突顯了張文裕才華的卓越,也彰顯了曹植作為文學巨匠的影響力。詩人以濟南名士的凋零和已故朋友的離世,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逝去友情的懷念。最后,詩人以寄去西風兩行淚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無法言表的悲傷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友人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展現了濃郁的情感和深遠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