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吏隱亭 / 作者:蘇軾 |
縱橫憂患滿人間,頗怪先生日日閑。
昨夜清風眠北牖,朝來爽氣在西山。
|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吏隱亭解釋: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吏隱亭》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縱橫憂患滿人間,
頗怪先生日日閑。
昨夜清風眠北牖,
朝來爽氣在西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世間憂患的感嘆和對于閑暇生活的羨慕之情。詩中描述了蘇軾對于社會的紛擾和困擾的觀察,認為憂患遍布人間,讓人無處安寧。與此同時,他對于某位先生每天都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感到頗為奇怪,暗示了他對于自己忙碌的官場生活的不滿。然而,盡管如此,詩人在昨夜清風輕拂窗前時得到了片刻寧靜與安慰,而清晨來臨時,爽朗的氣息又籠罩在西山之上。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調表達了他對于社會繁忙和壓力的思考和感受。詩中的"縱橫憂患滿人間"表明了蘇軾對于社會的憂慮和困惑,認為憂患似乎無處不在。而對于某位先生"日日閑"的描寫,則表達了蘇軾對于悠閑自在生活的羨慕和向往。他對于這種生活狀態的感嘆和不滿,使得詩詞中透露出一絲憤慨和思考。
然而,詩人在昨夜感受到了片刻的寧靜和安慰,清風輕拂北牖,給他帶來了一種解脫和舒適的感覺。而在清晨的時刻,爽朗的氣息籠罩在西山之上,給人一種明亮爽朗的氛圍。這種景象和氣息的變化,可以被視為對于蘇軾內心世界的一種映射,盡管他身處于紛擾的社會中,仍然能夠從自然中汲取一些寧靜和喜悅。
整首詩詞通過對于社會憂患、對于閑暇生活的思考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思索和對于內心寧靜的向往。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的抒發,使得這首詩詞成為蘇軾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