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廟 / 作者:吳融 |
古原荒廟掩莓苔,何處喧喧鼓笛來。
日暮鳥歸人散盡,野風吹起紙錢灰。
|
|
野廟解釋: 《野廟》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原上荒廟被莓苔掩藏,究竟是哪里傳來喧喧鼓笛聲。夕陽西下,鳥兒歸巢,人們也都散去,野風吹起紙錢灰。
詩中描繪了一座位于荒原上的古老廟宇,已被厚厚的莓苔所覆蓋。廟里突然傳來喧喧的鼓笛聲,使得詩人想知道廟所在的具體位置。隨著夕陽西下,鳥兒紛紛回巢,人們也漸漸散去,只留下詩人自己。此時,野風吹拂起紙錢的灰塵,給人一種廟宇已經廢棄的感覺。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荒廟的景象,其中映射了歲月的流逝和廟宇的冷寂。廟宇作為宗教的象征,本應是人們祈禱安寧、托付希望的地方,如今卻被莓苔所掩蓋,失去了昔日的繁華。然而,廟中的鼓笛聲讓詩人產生了疑問,也表達了人們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夕陽的西下和鳥兒的歸巢,則進一步突顯了廟宇的孤寂和冷落,人們和自然都逐漸遠離了這個廟宇。
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歷史滄桑和廟宇沉寂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了對歷史和存在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廟宇的廢棄與鼓笛聲的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深思。整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無常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