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書 / 作者:吳融 |
接鷺陪鸞漫得群,未如高臥紫溪云。
晉陽起義尋常見,湖口屯營取次聞。
大底鷦鵬須自適,何嘗玉石不同焚。
回看帶礪山河者,濟得危時沒舊勛。
|
|
閑書解釋: 《閑書》是一首唐代詩人吳融的作品。詩人以自然景物描繪了自己的心境和對世事的思考。
詩中的“接鷺陪鸞漫得群,未如高臥紫溪云”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們共聚、閑適自在的心境,但與此同時卻沒有達到他理想中的高尚境地。這句話的意思是,盡管與朋友們相聚,陪伴彼此,過著閑適的生活,但并不能像高居紫溪之云般高尚。
接著,詩人寫到了晉陽起義和湖口屯營兩個歷史事件。晉陽起義指的是公元756年安史之亂中,將軍安祿山發動的以晉陽(今河北大名)為起點的叛亂。而湖口屯營是指唐代詩人杜牧在湖口(今陜西柞水)屯兵時,為了解救被圍困的同僚而進行的一次行動。這兩個事件被詩人用來襯托自己的閑適生活。
詩的后面兩句“大底鷦鵬須自適,何嘗玉石不同焚。”表達了一種人生追求個性和選擇自由的態度。鷦鵬是傳說中的巨鳥,代表著追求自由。詩人認為,大底鷦鵬必須要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能受到束縛。而玉石則代表著固守傳統的權力和規范,與鳥類相比認為它們會被焚燒。
最后兩句“回看帶礪山河者,濟得危時沒舊勛。”表達了詩人對那些在戰亂中奮勇殺敵、維護國家的將士們的敬意和欽佩。他們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不畏艱難,毫不退縮。詩人通過回顧這些英勇的事跡,感嘆他們的努力和犧牲。
總的來說,《閑書》描繪了詩人追求自由、逍遙自在的心境,但也同時表達了對在歷史潮流中堅守和奮斗的人們的敬意和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歷史事件和哲理思考,將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給讀者帶來了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