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上晚泊 / 作者:吳融 |
亭上風猶急,橋邊月已斜。
柳寒難吐絮,浪濁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園林海一涯。
蕭然正無寐,夜櫓莫咿啞。
|
|
汴上晚泊解釋: 《汴上晚泊》是唐代詩人吳融所作,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所處境地的感嘆和思考。
中文譯文:
亭上風猶急,
橋邊月已斜。
柳寒難吐絮,
浪濁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
園林海一涯。
蕭然正無寐,
夜櫓莫咿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汴河上的一次晚泊時的景象。詩的主題可以說是借景抒懷,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落魄、孤寂的心情。
詩的開頭描述亭上的風依舊很急,橋邊的月亮已經開始傾斜。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急促、緊迫的氛圍,象征著作者當前困境的緊迫感。
接著,詩中寫到柳樹已經沒有了茂密的絮,浪潮也不再盛開如花。這里柳樹和浪潮的寂寞和凋零,與作者的境遇相呼應,表達了作者自身孤苦無依的心情。
繼而,詩中描繪了春天的岐路和廣闊園林,暗示著世界的遼闊和可能性的無限。然而,作者卻仍舊在困境中無法入眠,夜晚的櫓聲更加凄涼,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困境和憂傷。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的變化,呼應了作者的心情,表達了對孤獨與無奈的思考和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