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閿鄉寓居十首·木塔偶題 / 作者:吳融 |
西南古剎近芳林,偶得高秋試一吟。
無限黃花襯黃葉,可須春月始傷心。
|
|
閿鄉寓居十首·木塔偶題解釋: 《閿鄉寓居十首·木塔偶題》是唐代吳融的一首詩,描寫了作者在閿鄉寓居時所見所感。
木塔偶題,指的是作者在一座木塔上偶然題下的詩句。
詩中描繪了一座古老的佛寺,位于西南地區的芳林附近。在這個佛寺中,作者得到了高人們的賞識,并在此處吟詩。
詩的第一句“西南古剎近芳林”,表達了佛寺的位置靠近茂密的芳林,意味著這個寺廟環境幽美、清新。
第二句“偶得高秘認一吟”,暗示了作者在這里偶然結識了一位高人,得到了他的認可和稱贊。這位高人的贊賞使作者受到鼓舞,故而在這座古塔上題下了這首詩。
第三句“無限黃花襯黃葉”,通過黃花和黃葉的比喻,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黃花和黃葉都是象征著衰老和離別的意象,暗示著作者對時光的流逝的感嘆和對逝去歲月的思戀。
最后一句“可須春月始傷心”,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和月亮的懷念和感慨。春天和月亮都是象征著新生和美好的事物,作者通過時機的設置,表示他在此之前并沒有感受到傷感和思念的情緒,只有到了春天和月亮出現之后才開始感到失落和傷心。
這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古典寺廟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在這座寺廟中的心情和感受。詩句淡雅而含蓄,通過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感慨與思索,給人以深入思考和回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