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舍白牡丹二首 / 作者:吳融 |
膩若裁云薄綴霜,春殘獨自殿群芳。
梅妝向日霏霏暖,紈扇搖風閃閃光。
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后更多香。
天生潔白宜清凈,何必殷紅映洞房。
侯家萬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艷難。
合影只應天際月,分香多是畹中蘭。
雖饒百卉爭先發,還在三春向后殘。
想得惠林憑此檻,肯將榮落意來看。
|
|
僧舍白牡丹二首解釋: 詩詞:《僧舍白牡丹二首》
膩若裁云薄綴霜,
春殘獨自殿群芳。
梅妝向日霏霏暖,
紈扇搖風閃閃光。
月魄照來空見影,
露華凝后更多香。
天生潔白宜清凈,
何必殷紅映洞房。
侯家萬朵簇霞丹,
若并霜林素艷難。
合影只應天際月,
分香多是畹中蘭。
雖饒百卉爭先發,
還在三春向后殘。
想得惠林憑此檻,
肯將榮落意來看。
中文譯文:
像云朵剪裁薄薄的霜花,春天快要結束,只剩下牡丹獨自在花壇上綻放。
梅花妝點著溫暖的陽光,紈扇在微風中閃閃發光。
月光照射下來,只映出一片空白;露水凝結之后,更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天生就潔白無瑕,宜于清凈,何必要紅色映照洞房。
侯家的白牡丹開滿了萬朵,如果與霜林的素艷相并,卻顯得難以抵擋。
合影只適合拍攝在天空中的月亮,分香多是畹中的蘭花。
雖然其他百花爭先開放,但依然在三春即將過去時才綻放。
想象著依靠這個窗臺可以看到榮耀凋落之景,是否還會甘心地去觀賞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僧舍中的白牡丹花,在春季即將結束的時候獨自綻放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花朵、陽光、月光和香氣等細節的描繪,表達了花朵的美麗和潔白無瑕,以及對白牡丹的贊美。詩中也提到了“何必殷紅映洞房”,表達了對自然本真的追求。詩人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反映了自然美與清高志趣的結合,顯示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境界。
整首詩以色彩、氛圍和意境為主線,通過對白牡丹花的描繪,展示出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點。白牡丹作為草木中的珍貴花卉,象征著高尚純潔。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朵的美麗絢爛,以及花香和月光的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清新而神秘的氛圍。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紅色的牡丹的反思,認為白色更加適合體現花朵的潔白純凈之美。整首詩意境明朗,語言簡練,既展示了花朵的美麗,又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榮辱的轉變。詩中貫穿著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觀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