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還都湘東作 / 作者:張九齡 |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
清節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坐愁只自怡。
當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
|
|
使還都湘東作解釋: 使還都湘東作
倉庚昨歸候,
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
勞生安可思。
養真無上格,
圖進豈前期。
清節往來苦,
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
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
征衣寒露滋。
風朝津樹落,
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
坐愁只自怡。
當須報恩已,
終爾謝塵緇。
中文譯文:
使我回到湘東
剛剛秋天來臨,
太陽的鳥兒已經離去。
物事的變化如此迅速,
勞苦的人類怎能不思考。
修養自真、無上的格調,
圖謀進取豈能苛求定期。
保持純正的情操往來卻苦澀,
雄偉的容顏離別時卻憔悴。
輝煌的明天并非未經遭遇,
只是自己過于自負自私。
獨自劃著只楓葉青瀑舟停靠在清急的江水上,
征衣上覆滿了寒露。
風晨時津岸上的樹葉落下,
日暮時山嶺間的猿猴悲啼。
牽掛著眾多的束縛卻無悔,
坐在愁中只有自己的愉悅。
需要報答恩情的時候已經到來,
最終會向塵灰告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張九齡對于時光更迭的感慨和對自己境況的思考。詩中,詩人以個人經歷為出發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自身修養和命運的反思,表達了對歲月流轉、身世滄桑的感慨,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
詩人以"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來形容時光飛逝的感覺,揭示了時光轉瞬即逝的特點。他感嘆"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表達了對物物相感的悲涼之情,同時呼吁人們要更加思考生活和勞動的意義。
詩人進一步提出了修養自真、追求進取的價值觀,并以"養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表達了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然而,他在"清節往來苦,壯容離別衰"中揭示了在追求進取和保持純正的情操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苦澀,以及隨著歲月流逝而顯現的自身衰老的形象。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自身命運和過往體驗的反思。他指出"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認識到自身輝煌的機遇并非不曾存在,而是自己因為自負和私心而錯失了。他以"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描繪了自己獨自旅行的景象,同時透露了他所承受的寒冷和風露。詩人以"風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來描繪自然景觀,呈現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無情的寓意。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盡管產生了種種牽掛和困擾"牽役而無悔,坐愁只自怡",他仍然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愉悅。詩人在"當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中,表達了對于已經到來的報答恩情的決心,同時也展示了對于塵緇的告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自我價值的決心。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感慨的表達,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以及時光的思考。詩意深遠,篇章優美,值得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