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 作者:張九齡 |
韋玄方繼相,荀爽復(fù)齊名。
在貴兼天爵,能賢出世卿。
學(xué)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為山遂不成。
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
豈悟瑤臺雪,分雕玉樹行。
清規(guī)留草議,故事在封章。
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
返葬長安陌,秋風(fēng)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時。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遲。
寧知建旟罷,丹旐向京師。
|
|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解釋: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是唐代張九齡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已故的蘇公的懷念之情。
詩詞中的“韋玄方繼相,荀爽復(fù)齊名”,指的是蘇公和韋玄、荀爽等人在政界中的才華和聲望相當(dāng)。他們在朝廷中屢次擔(dān)任要職,素以賢能聞名。
“學(xué)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指的是蘇公才學(xué)出眾,曾被批準(zhǔn)乘金馬前往京城接受任命,并在宴上讓宮人大為贊嘆。這里通過金馬詔和神見玉人來形容他的才干和魅力。
“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這兩句表達了相如和子敬的意外離世。他們原本打算在山中修道,卻因為疾病和喪失機會而離世。
“豈悟瑤臺雪,分雕玉樹行”,描述了在離世之后,他們沒有意識到天上的仙境雪景和玉樹臨風(fēng),悔恨不已。
“清規(guī)留草議,故事在封章”,這里指的是相如和子敬留下的規(guī)章制度和往事都被保存在封章之中。
“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詩中描述蘇公為人忠厚正直,有德行。然而,他的離世就像是一道震動,才讓他的德行得以展現(xiàn)。
“返葬長安陌,秋風(fēng)簫鼓悲”,這里描繪了蘇公的遺體被送回長安,秋風(fēng)之下簫鼓悲鳴,表達了送葬者們悲傷的情緒。
最后兩句“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遲。寧知建旟罷,丹旐向京師”,借景寫情地流露了詩人對蘇公的思念之情。寒影催逼年歲加快,而悲歌卻讓晚年拖延。作者希望蘇公早日到達京城,展現(xiàn)他的優(yōu)秀才華。
總而言之,這首詩通過描繪蘇公及其他人物的才華、德行以及對蘇公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已逝的蘇公的痛惜和懷念之情。通過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