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 作者:張九齡 |
石室先鳴者,金門待制同。
操刀嘗愿割,持斧竟稱雄。
應敵兵初起,緣邊虜欲空。
使車經隴月,征旆繞河風。
忽枉兼金訊,非徒秣馬功。
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
顧己塵華省,欣君震遠戎。
明時獨匪報,嘗欲退微躬。
|
|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解釋: 中文譯文:
這是回贈趙二侍御使送給兩省舊僚的作品。石室里的人先發(fā)出聲音,金門的待制也一同。拿著刀嘗試著要割割,拿著斧頭最終稱雄。敵人的兵馬剛起,邊境的敵虜欲空去。使者的車子經過隴山的月,征旗在河邊的風中環(huán)繞。突然錯過了金信號,不僅僅是馬匹的功勞。氣息清澈如蒲海的曲調,聲音充滿柏樹臺上。顧念自己塵世的榮華省,欣慰你震動遠方的戎裝。明明能獨自努力而遠離塵囂,曾經想要退隱微軀。
詩意:
這首詩是張九齡作為回贈給趙二侍御使的一首贊賞之作。詩中通過形容不同的景物和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趙二侍御使在征戰(zhàn)中的英勇和才華的贊賞之情。詩中展示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和政治的理解,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有退隱之心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構思巧妙,用意深遠。詩中以征戰(zhàn)為背景,寫出了趙二侍御使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和才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之情。作者通過描繪不同的景物和氛圍,將讀者帶入了作品的情境中,使人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緊張。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有隱居退隱之心的思考,對于戰(zhàn)爭和政治的理解也頗為獨到。整首詩用詞優(yōu)美,意境深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