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 作者:張九齡 |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
雖言春事晚,尚想物華初。
遲日皦方照,高齋澹復虛。
筍成林向密,花落樹應疏。
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
暄妍不相待,含嘆欲焉如。
|
|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解釋: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
盡管說春天的事情晚,但我仍然懷念初春的繁華。
遲日皆方照,高齋靜謐且空虛。
雖然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空高的書齋依然寧靜平和。
筍已展成密林,花已凋落樹應該稀疏。
竹筍已經長成了一片茂密的林間,花兒已經凋謝樹上應該稀疏。
贈與鯉魚的情思無間,期待著鶯語的思緒仍然剩余。
我贈送給鯉魚的情意依然在,期待著鶯鳥的歌聲仍有余韻。
暖意不再相待,含嘆欲如何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和思念之情。盡管已經是春天的尾巴,但詩人仍然對初春的繁華和美麗念念不忘。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高齋空靜,給人一種寧靜、寬廣的感覺。然而,隨著季節的流轉,竹筍茂密,花謝枝頭,春景已然消逝,只剩下對春天的回憶和留戀。詩人以鯉魚和鶯鳥作為象征,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詩的最后,詩人含嘆,感嘆無法再與暖意相會,又懷著哪些無法言表的情感和期待呢?
中文譯文: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暖見第一貢獻夏季的首次見面,用詩歌報答。
芳月盡,離開住處,我的幽懷重新興起。
盡管說春天的事情晚,但我仍然懷念初春的美景。
太陽晚照照耀清晨,高樓群山靜謐且空虛。
盡管晚陽透過窗戶灑進來,書房依舊靜謐而寬廣。
竹筍已長成茂密的森林,花朵已凋落樹上變得稀疏。
竹子已經成為一片茂密的森林,花兒已經凋謝樹上變得稀疏。
贈予鯉魚的情感延續不斷,期待鶯鳥的思緒仍在余韻中。
我贈予鯉魚無盡的情感,期待鶯鳥的思緒依然余留。
溫暖的意象不再相待,含著嘆息,我將如何言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