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 / 作者:張九齡 |
棲宿豈無意,飛飛更遠尋。
長途未及半,中夜有遺音。
月思關山笛,風號流水琴。
空聲兩相應,幽感一何深。
避繳歸南浦,離群叫北林。
聯翩俱不定,憐爾越鄉心。
|
|
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解釋: 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
棲宿豈無意,
飛飛更遠尋。
長途未及半,
中夜有遺音。
月思關山笛,
風號流水琴。
空聲兩相應,
幽感一何深。
避繳歸南浦,
離群叫北林。
聯翩俱不定,
憐爾越鄉心。
中文譯文:
與綦毋學士同在的月夜聽到雁聲
棲息之事豈無意義,
飛翔更加追求更遠的尋覓。
長途旅行還未到一半,
在深夜仍能聽到它們遺落的音韻。
月光的思念,仿佛關山中傳來的笛聲,
風嘶吹拂如水流動的琴音。
空靈的聲音相互呼應,
幽幽的感觸何其深沉。
雁群已暫時避開征稅之處歸南方浦,
凄涼的叫聲飄散在北方的林中。
聯翩飛行卻依然無定,
憐憫你那渴望回鄉的心情。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人在月夜聽到鳥雁的感受和情感。詩人通過雁的遷徙和鳴叫,表達了自己對遠方的思念和渴望回到故鄉的情感。
詩中以月思、風號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關山中寂寞笛聲和水流似琴聲的思念之情,并通過雁群的遺音,勾起了自己對鄉愁的思緒,令人產生深深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優美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鄉愁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雁群的行進和鳴叫,借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詩中運用了月、風、水等自然意象,將人與自然相融合,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
整首詩情感豐富,抒發了獨在異鄉心靈的感慨和對歸鄉之路的向往。讀者在閱讀時不禁會被詩人的思念之情所感動,產生共鳴。 |
|